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
研学旅游指导师
据南方都市报, 2025 年 8 月 9 日,8 岁孤独症男童小凯在大理苍山参加 “明日之光” 夏令营的登山活动时走失,8 月 13 日,其遗体在大理苍山的一处山涧被发现。事后调查发现,涉事夏令营由一家家政服务公司组织,监管备案全无。该夏令营声称老师配比接近 1 比 1,但事发时 7 名儿童仅由 4 名老师带队,师生配比远低于国际自闭症安全联盟标准,且苍山部分区域属于生态保护核心区,按规定禁止开展经营性户外活动,涉事夏令营却将孩子们带入该区域,严重违反相关规定。
小凯的悲剧令人心碎,也为整个研学行业敲响了最沉重的警钟。这起事故并非孤立,它集中暴露了当前研学活动中存在的资质缺失、安全管理混乱、违规操作等深层次问题。
要避免悲剧重演,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研学旅行指导师,必须完成从 “知识讲解者” 到 “学生安全与成长的守护者” 的根本转变。这要求从业者在以下四个维度系统性地构建专业能力:
1. 安全底线:敬畏生命,合规先行
安全是所有研学活动的基石,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资质合规:确保活动组织者具备合法资质,行程路线和内容符合国家及地方规定,绝不触碰生态保护红线等政策禁区。
风险预判:活动前对目的地、交通、天气、人员健康等进行全面风险评估,并制定科学、可操作的应急预案。
师生配比:严格遵守并力争高于行业标准的师生配比,特别是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必须提供更精细的照护。
保险保障:确保为每位参与者购买足额的意外险和责任险,为可能的风险提供兜底保障。
2. 专业基石:构建 T 型知识结构
这是指导师的立身之本。
横向(广博):具备跨学科的通识知识,能将历史、地理、科学、艺术等领域融会贯通,满足学生多元的好奇心。
纵向(精深):在 1-2 个领域建立专业深度,形成自己的 “王牌” 课程,为研学活动提供独特价值。
3. 核心能力:从 “会说” 到 “会带”
这是将知识转化为体验的关键。
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将宏大主题拆解为可探究、可实践的任务,让学习在 “做” 中自然发生。
引导提问:善用开放式问题,激发学生自主观察、深度思考和清晰表达的能力。
课堂组织:能有效管理学生秩序,营造积极的团队氛围,并能冷静、高效地处理各类突发状况。
4. 职业素养:做一个有温度的人
这是赢得学生信任与喜爱的核心。
热情与好奇心:保持对世界的热爱与探索欲,用自身的激情感染学生。
同理心与耐心:理解并接纳每个孩子的独特性,尤其关注特殊需求儿童,用鼓励和引导代替批评。
沟通与协作:能与学生、家长、学校及各方合作伙伴进行高效、顺畅的沟通。
新疆文化和旅游学校联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协会举办2025年第三期研学旅游指导师专题培训班正在招生中,助您快一步成为优秀的研学旅游指导师,详情请见文件:
联系人 :曹老师 13150305513
2024届学员上课心得,好评如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