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由自治区旅游协会组织的“探秘大美南疆”深度考察行动在乌鲁木齐正式启动。70位文旅从业者以“争做新疆正能量传播者”为使命,开启为期13天的丝路文化深度体验之旅。此次行程跨越乌鲁木齐、巴州、和田、喀什、克州等地,通过探访历史遗迹、感受民俗风情、景区实地游览,全方位感受南疆文旅融合发展的独特魅力。
在帕米尔高原的怀抱中,天山与昆仑山两大山脉如巨龙蜿蜒,于中国西极之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交汇。
千年来,柯尔克孜族人与山共生。他们的毡房如白云点缀草场,驯鹰掠过苍穹,库姆孜琴弦颤动间,传唱《玛纳斯》英雄史诗。山是屏障,是信仰,是游牧文明与丝路智慧的见证。山间岩画刻录先民足迹,口岸古道驼铃犹响,今日的克州,仍是多元文明交融的十字路口。
在帕米尔高原的尽头,最后一缕阳光亲吻中国大地的坐标上,吉根乡以苍穹为幕、雪山为界,用柯尔克孜族的热血与风骨,写下“爱国”二字最炽烈的注脚。这里是“西极第一乡”,是77号界碑屹立的国土终点,更是无数平凡身躯筑起的钢铁边关。
斯姆哈纳的夕阳,每日在此完成对东方的最后一次回望。柯尔克孜族牧民策马巡边的剪影,与边防战士的钢枪重叠成边疆的剪影。每一座毡房都是移动的哨所,每一双眼睛都是国土的界桩。当护边员用脚步丈量边境线的沟壑,他们丈量的是对祖国最原始的忠诚——山鹰盘旋处,即是家园。
当晨曦再次照亮77号界碑,这片土地用最沉默的方式告诉世界:中国的西极,永远有热泪盈眶的坚守,永远有生生不息的赤诚。
在中国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上,伊尔克什坦口岸如同一把金色的钥匙,打开中亚与世界的贸易之门。这里是“西极第一关”,是“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物流的咽喉要道,更是中国向西开放的活力缩影。
伊尔克什坦口岸位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吉根乡斯姆哈纳村,东临喀什经济开发区,西距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市仅200余公里,是中吉乌公铁联运的核心通道。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南疆90%货物通往中亚、欧洲的必经之路,更是“一带一路”中“中巴经济走廊”与“新亚欧大陆桥”的交汇点,承载着中国与中亚五国乃至欧洲的贸易重任。
西极村——抵达大地的尽头
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有一座名叫西极村的村庄。它是中国最西的村落,每日目送最后一抹夕阳沉入群山。
这里,时间变得很慢,柯尔克孜族的牧人赶着羊群,踩着千年的古道,雪山在远处沉默,石头城的故事随风飘荡。
这里,是世界的尽头,也是心灵的归处。没有喧嚣,只有纯粹的自然,没有匆忙,只有永恒的宁静。
中国西极塔 · 屹立国门之巅
这里是太阳最后告别祖国的地方。在帕米尔高原的雄浑脊梁上, 一座赤色国碑刺破苍穹,中国西极塔—— 用81米的身躯,在东经73°40′刻下大国的疆界。
这里,每一缕风都呼啸着山河誓言。柯尔克孜牧人的鹰笛,与界碑上的国徽交响;昆仑山的雪水,在"祖国万岁"石刻前流淌。仰望塔顶飘扬的五星红旗,你会懂得—— 什么是"脚下是国土,身后是万家灯火"。
乌恰县贝壳山:凝固三千万年的海洋史诗
乌恰县的贝壳山是一部海洋编年史。3400万年前,这里曾翻滚着塔里木古海的波涛,而今,每一块嵌满贝壳的岩石,都是地壳运动封印的浪花化石。
贝壳山被世人赞叹为自然奇观。这里是古海遗迹。山体裸露的岩层中密布海螺、牡蛎等贝壳化石,大如铜钱,小如拇指,与盐碱泥沙凝结成“岩石蜂巢”。
这里暗藏着地壳密码。帕米尔高原由海底抬升为陆地,贝壳山是全球板块运动的活教材,被誉为“露天的古生物博物馆”。
贝壳化石与矿脉交织,在阳光下折射出赭红、青灰、乳白的斑斓层次,当地人亦称五彩共生的“鹰嘴山”。
乌恰沙鲁胡杨林 · 子弹上膛的地方
克州乌恰县乌鲁克恰提乡被称为西极第一乡。这里是帕米尔高原的边境线,恰沙鲁的胡杨林,被柯尔克孜牧民称为:子弹上膛的地方。
每一棵倔强生长的胡杨,都像一名永不退役的哨兵,用金色铠甲,镇守中国西极。
牧民传唱《玛纳斯》史诗,称胡杨是"穿黄金甲的勇士",每当边境起风,就能听见古战场的刀剑铮鸣。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整片胡杨林一直挺拔昂扬。在这里,你会明白,有些树,生来就是战士。
在乌恰县铁列克乡的苍茫群山中,清代卡伦遗址仍以战斗姿态矗立。这里曾是丝绸之路上“一夫当关”的咽喉 。如今,坍塌的墙垣间仍回荡着三百年前战马的嘶鸣与戍卒的号角。
它是长城西极的延伸,作为清代长城体系最西端的军事哨所,卡伦见证了中央政权对帕米尔高原的绝对掌控,每一处残墙都是国家主权的石刻宣言。
这里被视作生死天险。遗址横跨克其克、乌帕勒两山险隘,戍卒需常年蹚过湍急的铁热克河巡查,河床至今仍是牧民与文物看护员朱力多什马木拜提的“忠诚试炼场”。
特别鸣谢
库车克孜利亚景区
罗布盛宴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尉犁县)
金石玉矿和田玉工厂店
域游食记
和田市玉出东山珠宝有限公司
END
投稿邮箱:xjly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