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色字关注“新疆旅游协会”
研学旅游是一种以教育为核心、融合实践体验的新型旅游形式,旨在通过沉浸式学习拓展知识视野,培养创新思维与社会责任感。它打破传统课堂边界,将自然、历史、科技等场景转化为教学空间,让参与者在实践中感知世界。
研学旅游涵盖多元主题,包括历史文化探索、自然生态科考、科技创新实践等。这类活动注重跨学科融合,引导参与者在真实情境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强化团队协作与独立思考能力。
近年来,研学旅游在政策支持下快速发展,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它不仅促进文化遗产传承与自然保护意识,更通过深度互动帮助青少年建立对世界的立体认知。未来,研学旅游将持续创新,为终身学习提供更丰富的场景选择。
首次提出研学旅行概念
2013年2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纲要中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
要纳入中小学日常教育范畴
2014年8月21日《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明确了“研学旅行”要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
提出:“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将研学旅行、夏令营、冬令营等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纳入中小学生日常德育、美育、体育教育范畴,增进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教育部颁发研学行业基本标准和规范
2014年7月14日,国家教育部颁发《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这是第一份细化的、可遵循的、可操作的措施性文件:《指南》对举办者安排的行程安排、安全保障等提出指导意见,规范了带队教师人数、教学内容占比等具体内容。《指南》为整个活动奠定了行业基本标准和规则。
研学纳入日常德育、美育、体育教育范畴
2014年12月31日,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任务分解表的通知,明确指出研学活动的主导单位是教育部。《通知》中“任务分解表”章节提到,将研学旅行、夏冬令营等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纳入日常德育、美育、体育教育范畴
研学旅游元年
教育部等11部门下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提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的指导和帮助。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
确定研学旅游实验区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研学旅行工作健康发展,教育部确定河北省邯郸市等10个地区为全国中小学研学旅行实验区。
教育部等11部门推进研学旅行
2016年11月30日,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国家旅游局发布《研学旅行服务规范》
2016年12月19日,国家旅游局发布《研学旅行服务规范》,初步制定了研学旅行行业标准,以规范研学旅行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引导和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发展。它是国家旅游局针对研学旅行实施做出的权威性的规范文件,其中对人员配置、产品分类、服务改进、安全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研学旅行机构或学校可以针对此文件查漏补缺,及时调整。
评选国家基地和营地
“十三五”期间,教育部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开展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项目,将在各地遴选命名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和“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以下简称营地),广泛开展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2017年7月17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7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项目推荐工作的通知》,《通知》予以资金支持,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开展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项目,将在各地遴选命名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营地,广泛开展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国家教育部颁布《纲要》
2017年9月25日,国家教育部颁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纲要》中研学旅行被纳入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规定小学、初中课程时长,高中执行课程完成学分。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教育部公布第一批基地、营地名单
2017年12月6日,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发布《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或营地”公示名单》解读:文件大致明确了中小学研学实践基地和营地的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对研学旅行及营地教育从业者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国家教育部公布2018研学基地、营地名单
2018年10月31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8年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的通知》,正式官方公布了2018年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377个单位、营地26个单位名单。综合2017、2018年两次公布名单,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合计581个单位、营地合计40个单位。
继续推动研学事业发展
继续予以资金支持,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校外教育事业发展项目,加强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课程资源和服务平台建设,遴选推广典型线路。自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发布《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意见》后,截至2019年4月,已有20个省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出台研学旅行相关地方政策,推动本地研学健康发展,帮助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切实加强劳动教育
强调基础教育要在扩容和深化上下功夫,提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针对性实效性,对准“五育并举”体系中的短板弱项,保持定力、持续用力、精准发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阐述加强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把握基本内涵、明确总体目标、设立必修课程、确定内容要求、健全评价制度,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家、校、社协同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从实践场所、人才队伍、经费投入、安全保障四方面,着力提升劳动教育支撑保障能力;切实加强劳动教育的组织实施
“十四五”规划明确推动研学旅行
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推出一批具有鲜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主题旅游线路、研学旅游产品。开展国家级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推出一批主题鲜明、课程精良、运行规范的研学旅行示范基地。”
继续发展和完善研学活动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到:推动研学实践活动发展,创建一批研学资源丰富、课程体系健全、活动特色鲜明、安全措施完善的研学实践活动基地,为中小学生有组织研学实践活动提供必要保障及支持。
国家教育部推进劳动教育
2022年4月8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红色研学铸魂育人
当前,红色旅游已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成为展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伟大成就的有效方式,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
推动户外运动产业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体育总局、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国家林草局等部门24日发布《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
方案提出,到2025年,户外运动设施建设和服务质量供需有效对接,参与群体更加广泛,赛事活动更加丰富,专业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安全监管政策体系更加健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批发展基础好、服务保障全、地方特色强、配套产业优的户外运动发展高地,推动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达到3万亿元
高度重视新时代中小学生科学教育
国务院在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文件时间指出:鼓励建立研学基地,利用科技馆、博物馆等开展各类学习实践活动,坚持立德树人。实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将科学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激励青少年树立投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远大志向,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校可采购第三方课后服务、促进研学融合发展
7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
#针对教育和培训消费:指导学校按照有关规定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引进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提供非学科类优质公益课后服务。
#支持住宿业与旅游、康养、研学等业态融合发展。
#继续挖掘家政、养老托育等基础服务的消费潜
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推进考古研学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就进一步推动考古研学活动高质量发展做出部署。
《意见》指出,要坚持考古研学正确导向,严格把关考古研学内容和形式,突出考古资源深度参观和研究性学习体验,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开放各类考古研学资源,建立和发布可供考古研学的场所清单,规范有序开展考古研学活动。加强人才培养和课程开发设计,着力提升考古研学人才队伍质量,加强审核指导,提供优质多元的“菜单式”服务。确保研学活动安全有序,落实监管责任,强化安全管理和风险防控,以严密的计划性,确保高质量服务。强化保障激励和规范引领,完善扶持政策,纳入考古文博人员职级晋升、激励分配机制,组织认定考古研学基地,促进考古研学高质量发展
促进旅行社研学旅游业务健康发展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促进旅行社研学旅游业务健康发展的通知
一、注重研学旅游正向引导。二、丰富研学旅游资源供给。三、发挥研学旅游标准引领作用。四、制定推广研学旅游合同示范文本。五、强化研学旅游安全管理。六、防范出境研学旅游风险。七、加强研学旅游市场监管。八、培育研学旅游专门人才。九、落实研学旅游主体责任。
(一)培训方式:集中面授办班培训。
( 二)时间:2025 年 3 月 9 日-12 日
( 三)地点:乌鲁木齐
( 四)培训内容:研学政策解读,研学实践教育概述;心理 学基础;课程设计原理;研学实践教育实施流程;团队合作与领 导力培养;研学旅游课程执行实操与评估,课程全程沉浸式教学;
1.3 月 9 日 15 点--19 点 报到
2.3 月 10 日 理论知识培训;
3.3 月 11 日-12 日 实际操作培训及考试;
4.3 月 13 日返程
5.学员学习结束后颁发《研学旅游指导师( 高级)》专项培 训证书。
报名费2680 元/人,老学员复训费 500 元/人
费用包含:老师授课费、场地费、证书费、相关培训资料、器材(含电子版)、综合服务费;
费用不包含:往返交通费,住宿费,餐费(可安排校内学员 住宿及用餐,费用自理)。
1.请填写“研学旅游指导师(高级)培训报名表”,发送至邮箱邮箱 331544908@QQ.COM,或发送至教务联系人微信号;
2.报名以接到教务组反馈的确认信息为准;
3.教务联系人:曹老师13150305513
了解往期详情戳>>>九地州学员参加新疆研学旅游指导师培训
了解往期详情戳>>>六年筑梦,协会培训赋能新疆旅游
了解往期详情戳>>>招募丨研学旅游指导师(高级) 专题培训班
了解往期详情戳>>>开启职业新高度,引领研学新征程
全国导游资格考试考前专业辅导班、研学导师深度培育、旅游服务质量精进课程、民宿经营管理培训、高效领导力提升训练、公文写作技巧强化、AI工具应用以提升工作效率、思维导图在职场策略规划中的应用、职场沟通实战沙盘演练、情绪与压力管理指导、人力资源全面培训以及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等。
联系电话:曹老师13150305513
END
投稿邮箱:xjlyxh@163.com